|
|||||||
2022年11月29日,由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完成的《“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结构完整性智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先进核电技术反应堆厂房低压密封性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冶集团科技成果鉴定,经七位同领域资深专家鉴定,两项科技成果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华龙一号”双层安全壳结构完整性智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历时十余年,开发了“华龙一号” 双层安全壳结构先进监检测技术,提出了安全壳结构定期完整性试验方法,创建了“华龙一号”安全壳结构完整性分析评价技术,填补了“华龙一号”核电安全壳监测方法和评估体系的空白,并建立了“华龙一号”核电安全壳安全监测和评价成套技术体系。项目成果获得授权专利25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包含国际专利1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件,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ei检索论文3篇,主编4部标准,可有效指导今后核电监测、检测鉴定与评估工作。本项目成套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全球首堆“华龙一号”福清核电站5、6号机组、海外首堆“华龙一号”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k2、k3机组项目中,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先进核电技术反应堆厂房低压密封性能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历时十余年,首次研发了系列反应堆厂房低压局部密封性检漏设备,建立了局部定量检漏技术,实现了局部物项低压高精度测量;提出了基于局部物项泄漏率权重分配理念的整体密封性评价模型、低压及扰动条件下气体稳定评判标准,解决了低压复杂条件下泄漏率评价的难题;首创了反应堆厂房低压整体密封性试验升降压自动控制系统和专用智能监测系统,开发了先进核电技术低压密封性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泄漏率实时监测、评估与预警。项目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5件,获得软件著作权4件,主编国家/行业标准2部,发表学术论文7篇,已应用于我国首台“华龙一号”机组、海外“华龙一号”首堆、中核霞浦核电示范快堆反应堆厂房密封性试验等项目。
上述两项技术成果是总院与中冶检测三十多年来一直深耕核电检监测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创造性的解决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华龙一号”堆型核电安全壳结构监测、试验和评价问题,推动了新一代先进核电密封性能评价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成果对我国核电站安全壳结构监测智能化、信息化、自主化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有助于我国“一带一路”与“走出去”核电能源合作,助力构建“华龙一号”、“示范快堆”等先进堆型核电安全壳数字化电厂,打造中冶检测核电名片。